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大冶式实践”:以龙头企业带动建链延链强链补链

最新信息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大冶式实践”:以龙头企业带动建链延链强链补链
2023-03-07 17:02:00
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聚集、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正成为多地壮大工业经济、寻求产业突破的“法宝”。
  日前,《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举行的“黄石大冶有色金属特色产业集群高峰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大冶市坚持“项目为王”“强链延链”,通过探索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建链、延链、强链、补链的产业集群建设模式,聚集了一批铝型材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中小型企业。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铝型材行业发展与创新,市场对光伏、汽车轻量化、电池箔等用铝需求持续增长,铝型材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黄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书记郝胜勇表示,大冶市将进一步加大金融、政策、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大冶加快冲刺千亿县市、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有色金属特色产业集群
  “天地为烘炉,造化为大冶。”据了解,大冶是千年古县、青铜故里,同时也是“中国建筑铝型材(华中)示范基地”“国家火炬黄石大冶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基地”,有色金属特色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据介绍,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龙头企业带动”的原则,大冶市出台了《大冶市铝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大冶湖高新区出台了《国家火炬大冶市有色金属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据了解,大冶市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端铝材及铝产品集群。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大冶市已集聚铝型材产业上下游企业18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是全国主要铝型材生产基地之一,年产值达到近200亿元,已成长为大冶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进一步擦亮‘国家火炬黄石大冶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基地’招牌,规划了1000亩的铝型材产业园,新引进星锐科技、华晨铝业等一批工业型材项目,为打造大冶市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铝材及铝产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样板区、高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先行区,聚集了发展力量。”大冶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辄表示,大冶市已形成废铝回收、熔铸、模具、粉末、包装、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大冶铝型材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大冶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大冶市铝产业集群不断迭代升级,一批铝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集群产生。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支架、手机外壳等工业领域逐渐赢得市场青睐,产业链逐渐向模具、化工、粉末、设备配件及铝型材产品流通交易拓展,高端铝材及铝产品产业链日趋完善。
  全要素保障产业链发展
  打造产业集群离不开招商引资、“筑巢引凤”。
  为加大对铝型材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冶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高端铝材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我市高端铝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设立规模10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支持工业高端铝材项目落户大冶,全力保障铝型材产业健康发展。
  其中,在用地保障方面,大冶市深入开展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实施“腾笼换鸟”,精准保障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在资金保障方面,大冶市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人才保障方面,大冶市深化校企合作,依托高校建立研发中心,依托职校建立人才供应链,满足企业对创新和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支持推动铝型材企业做大做强。
  3月4日,大冶市政府分别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以科技赋能当地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目前,大冶市铝型材产业已建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各类研发平台7个,市级研发平台60余个。
  据了解,大冶市将大力支持骨干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应用研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对接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引进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爱护人才的新办法新举措,努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大冶市将全力支持铝型材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建筑铝型材向工业铝型材转型,力争到‘十四五’末,把大冶市打造成年产能200万吨、年产值过300亿元的铝型材示范基地。”孙辄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大冶式实践”:以龙头企业带动建链延链强链补链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