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出击:6家券商、16人被罚!

最新信息

证监会出击:6家券商、16人被罚!
2023-09-08 23:45:00
证监会官网8日发布了一批针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监管措施。
  据了解,今年年初,针对“一查就撤”“带病闯关”等突出问题,证监会组织对8家撤否率较高的证券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如今处理结果予以公告。
  根据问题的类型、性质和数量分类采取措施,证监会对中天国富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对国信证券华西证券西部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对华创证券、中德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同时,证监会也对16名相应证券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投行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质控部门负责人等分类采取监管措施,并要求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责。
  证监会通报8家券商专项检查情况
  今年年初,针对“一查就撤”“带病闯关”等突出问题,证监会组织对8家撤否率较高的证券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比如有个别中小券商的内控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内控规范性、有效性较低;有的保荐机构对撤否项目的审核重点问题发现能力不足或关注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把关作用;有的保荐机构质控现场检查比例明显偏低、内核反馈意见落实不到位;还有的保荐机构存在预发奖金等过度激励情况;还有的保荐机构廉洁从业风险防范不到位、廉洁风险事件频发等等。
  根据“穿透式监管、全链条问责”和机构、人员“双罚”的原则,证监会根据问题的类型、性质和数量分类采取措施,对中天国富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对国信证券华西证券西部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对华创证券、中德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同时,对16名相应证券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投行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质控部门负责人等分类采取监管措施,并要求公司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责。
  多管齐下 压实“把关人”责任
  近年来,现场检查、现场督导对准IPO项目的威慑力持续增加,“一查就撤”暴露了部分项目“带病闯关”的心态,也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监管对待这一现象保持持续高压态势。
  今年5月,上交所下发的上市审核动态中,总结了去年与今年现场督导情况。上交所在现场督导中发现,保荐机构存在多方面共性问题,比如有保荐机构底稿验收工作执行不到位;未充分关注申报项目的重大风险;未严格执行向交易所报送整改报告中列明的整改措施等。
  为杜绝“一查就撤”等行为,监管部门去年12月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明确进一步扩大现场检查和督导面,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对收到现场检查或督导通知后撤回的项目,证监会及交易场所将依法组织核查,坚决杜绝“带病闯关”行为。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券商投行所存在的问题,开展现场督导有必要常态化,既能发现投行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对券商投行产生震慑效果,并倒逼券商投行勤勉尽责。
  今年以来投行罚单已超过60张
  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勤勉尽责,把好发行上市第一关,是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底层逻辑之一,监管持续增强中介机构把关责任的传导力。在审核问询和现场督导等环节,进一步关注中介机构履职不到位问题,持续传递监管理念和要求。
  今年以来投行罚单已超过60张,既涉及券商投行,也不乏保代的身影。从今年投行罚单来看,监管更加注重信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对投行业务的全面覆盖和严格处罚,传递出“强监管”信号。其中,被罚券商投行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是证监会“剑锋直指”的两大对象。
  内部控制不完善也是本次现场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2022年,证监会在系统内印发了《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现场检查工作指引》,旨在通过确立常态化的现场检查制度,进一步传导监管压力,明确监管重点,督促证券公司高度重视投行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好内控机制的制衡作用。同时,进一步规范检查对象选取,明确重点检查内容,重申检查纪律,提升现场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证监会出击:6家券商、16人被罚!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